close

短耳鴞

000-A07_9494-1.jpg

109.01.04 上半夜@台南歸仁 沙崙農場



短耳鴞和長耳鴞是秋冬期間才會出現在台灣的遷徒性候鳥。

00-A07_9174.jpg

夏季,牠們在極圈的周圍繁殖,靠著曠野性的鼠類繁衍後代。

時序入秋,大約是第一波大陸冷氣團南下的時候,牠們依循著老祖宗的路線,開始一年一度的千里長征。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牠們的度冬範圍有機會南下到熱帶地區;

但是因為赤道附近的研究非常少,所以台灣就成為研究短耳鴞度冬行為一個絕佳的地點。

000-A07_9441.jpg

看過牠飛行剪影的人們總是不免莞爾,就像個「沒有頭」的滑翔機!

 

短耳鴞頭上的耳狀羽並不明顯,只有警戒時才會豎起,扁平的頭部是辨識牠們的重要特徵。

通常棲息在中、下游開闊農耕地、草原和機場內,出沒於空曠處,屬平原性貓頭鷹。

000-A07_9444.jpg

在台灣度冬的短耳鴞有接近80%是母鳥,只有20%是公鳥。

 

每一隻短耳鴞會挑選一塊適合的草地和幾塊適合的農地。在度冬期間,

牠們會日復一日地回到同一堆草叢休息,而又夜復一夜地回到同樣幾塊農地活動。

這種現象會持續個好幾天,直到牠待膩了,會換一個地方,

再重複同樣的行為。整個度冬期間,

每隻短耳鴞都可能依循這樣的模式,在不同縣市的草地和農地之間遊蕩。

 

偶爾在白天出現的短耳鴞常被誤認為日行性猛禽,但其實牠們還是夜貓族,

一般會等到完全日落後1小時左右才開始,

如遇連續降雨或天候狀況不佳的狀況,則會提早於黃昏時開始覓食。

 

夜晚的活動模式則呈間歇性,天亮前就會返回日棲點。目前觀察的結果是,

來台灣度冬的短耳鴞每年似乎都會使用同一個日棲點。如果在白天若受到短暫驚嚇而被迫飛離,

在干擾結束後經過數小時,仍會再度返回原來的位置附近停棲。

 

為躲避狂暴的東北季風吹拂,

短耳鴞在白天會縮著身子緊靠在低矮的地面灌叢旁或隱身於田間的防風林內停棲。

 

和長耳鴞一樣,牠們也是獨行俠,在日棲點偶爾會看見2-3隻一同出現的情形。

 

短耳鴞也是飛行高手,牠們飛行時安靜無聲,能捕捉獵物於無形,有「閃靈殺手」之稱。

運氣好的話還能看見短耳鴞在空中表演定點振翅不動的飛行絕技。主要的食物來源是平地常見鼠類,

捕食鳥類和昆蟲的比例較少。在吐出的食繭內甚至發現過蚯蚓。

 

而度冬短耳鴞有90%以上以田間野鼠為食,

因此和草鴞一樣深受毒鼠藥濫用的威脅。

arrow
arrow

    t02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