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黑鳶

0-D52_0359.JPG

體長58-69cm,翼長約157-162cm。黑鳶壽命可達28歲。


在我們阿公阿嬤的年代,翱翔天際的老鷹其實是相當常見的景象,

時至今日,和台灣人一同生活多年的老鷹正悄悄凋零,或許再過不久,

當你問小朋友「有沒有玩過老鷹抓小雞」時,他們只會笑笑地回問「那是什麼?」

0-D52_7855.JPG

有關老鷹的童謠如:「厲翼厲翼飛高高,囝仔中狀元:厲翼厲翼飛低低,囝仔快做爸;厲翼厲翼飛上山,囝仔快做官。」

0-D52_0349.JPG

 

台灣人的老鷹-黑鳶
大部分的台灣人,會把所有的猛禽都叫做老鷹,事實上,光是在台灣就有超過 30種的鷹和隼,

牠們多半棲息在遠離人群的自然環境當中,但有一種距離人類最近,

牠,就是真正的老鷹,閩南語叫做厲鷂(來葉),生物學家稱牠為「黑鳶」。

D52_0061.JPG


相較於其他個性較顯"孤傲"的猛禽,黑鳶顯得相當另類!除了繁殖期外,黑鳶常群聚在一起,彼此間也常有追逐、抓樹枝等遊戲互動,到了黃昏準備夜棲前,也常有群聚盤旋的行為,被鳥人稱之為"晚點名"~

黑鳶其生活離人類很近,常在港口、魚塭或農田找尋食物;基隆港邊常有黑鳶覓食的身影,更因此被選為基隆市鳥!

然而黑鳶在台灣並非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相較於其他亞洲鄰國龐大的族群量,在台灣卻僅剩約300隻個體;早期黑鳶在台灣各地是很普遍可見的猛禽,時至今日僅在南北兩端有零星的族群。


"老鷹想飛"紀錄片的影響,

(人稱"老鷹先生"的沈振中先生,自1991年長期投入關注黑鳶至今)

對小時後稱為"唻葉"的老鷹感到興趣,

2017年2月到日本京都旅遊,

特地安排到鴨川體驗餵老鷹的盛當地況!

在旅遊的過程中,也發現黑鳶到處可見...

 

0-D52_7796.JPG

D52_7888.JPG

 


 

D52_0953.JPG

牠們健康,你也健康
猛禽族群的穩定,意謂著牠們擁有健康的棲息環境、安全的遷徒路線以及平衡的食物鏈關係,也表示大自然維持良好的生態狀況,這些都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以黑鳶來說,牠們會獵捕鳥類及兩棲、爬蟲類等小動物,但主要也為撿拾死亡的小動物個體、人類的廚餘及拋棄的動物內臟等為食,屬於比較不挑食的猛禽。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黑鳶是大自然的清道夫。

0-D52_0932.JPG

台灣黑鳶消失的原因:

1.    60-70年代由農業型態轉為都市型態的土地利用、開發造成棲地減少以及工業、農藥、毒鼠藥污染食物造成全面性死亡,導致數量、分布率降低。  

2.     垃圾處理方式改變造成食物減少,導致補充率、巢位密度低。  

3.     台灣人對待萬物的不友善態度,造成台灣現有黑鳶不如過去農業時代及亞洲其他國家那般接近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02613 的頭像
    t02613

    t02613的部落格

    t02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