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鷹
106.9.7 16:30 @投55線 6K
俗稱:『斑甲鷹』、『鴿子鷹』。
分布:繁殖於東北亞、中國、朝鮮半島。冬季於海南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印尼及新幾內亞度冬。
亞成鳥 赤腹鷹小姐
赤腹鷹亞成,腹部為褐色橫班。
赤腹鷹在台灣屬於過境鳥,僅有在春秋兩季才可以目睹其美麗的身影
每一年赤腹鷹遷徙時(9月中旬),墾丁可以說是最佳休息站,
清晨在社頂公園 凌霄亭常可看見數以千計的鷹群隨著氣流盤旋而上,
在空中集結的鷹球及鷹流十分壯觀,在天氣及氣流配合時赤腹鷹便群體南飛。
106.9.13 16:50@投55 3K
這裡很靠近施工處,有挖土機施作的聲音...
(完全不怕)
著台灣其他猛禽少見的豐富配色,名為「赤腹鷹」。
其胸前至腹部有著美麗的橘紅色調(因其腹部紅褐色而得名),
頭部延伸至背部是對比強烈的藍灰色,
且身體的羽色會隨著年齡有不同變化;
另外雄鳥有著深紅色的雙眼,雌鳥與幼鳥則為黃色。
常停棲於樹林邊緣較突出的樹枝上。
106.9.14 赤腹鷹 擠牙膏 @投55 6.5k
106.9.14 赤腹鷹 起飛 @投55 6.5k
106.9.20 進食@投55 6k
今年腹部最紅的赤腹鷹。
106.9.3 9:10 南投市望高寮 起鷹
在台灣地區赤腹鷹為普遍的過境鳥,
秋季9月初即可見到,比灰面鵟鷹較早南遷,飛行路徑集中於中央山脈山區、東部海岸山脈一帶,西部山區數量較少,群聚於恆春墾丁過境至菲律賓。
「白露」過,秋風起!候鳥秋過境正式開鑼!
是過境台灣數量最多的猛禽
說好的,赤腹鷹像斑鳩、鴿子一樣"大"....
但,這樣的距離,簡直像"蚊子"一樣小,好嗎!!!
春季4、5月的遷移過境時期,又比灰面鵟鷹較晚北返,此時飛行路徑集中於西部山區,以中部八卦山最為著名。
2018赤腹鷹秋過境紀錄
2017赤腹鷹秋過境紀錄 20170920 俏皮赤腹鷹 20170920 赤腹鷹進食
20170914赤腹鷹起飛 20170914赤腹鷹撇條
秋過境巡山心得
1.每天必須貢獻一點點鮮血(餵蚊子),感覺好像買門票...
2.會變成"中油"的好朋友。(很燒油錢的!)
3.臉書上"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會實體化...
4.專治"暈車",繞山路很暈的,繞久了就不暈了...
5.我說:(已經記住投55的每一棵枯樹....)
住在小半天的同事:我只記住路上坑洞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