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頭鷺

DSC_0747.jpg

身長約51cm,與其他鷺的區別在體型較粗壯,頸較短而頭圓,嘴較短厚。

黃頭鷺屬於(鷺科)「夏候鳥」的一種是全世界上分佈最廣的鷺科鳥類之一,

牠們在台灣雖然終年可見,卻有著在島內遷移的奇特現象,

每年秋冬季,北部的黃頭鷺會移居到較溫暖的南部渡冬,來年春天才又回到北台灣繁殖。

104牛背鷺002.jpg

常見於農村田間、草原、沼澤等地,因常跟隨牛隻或耕耘機附近吃蟲,或棲息於牛背上,故又俗稱為「牛背鷺」。

在繁殖季時常與小白鷺、夜鷺等其他鷺科鳥類,共同築巢於竹林、木麻黃林之中 ,成群行動,集體繁殖。

 

黃頭鷺,非繁殖期之羽衣,全身呈雪白色,和小白鷺一樣,因之在鄉野兩者均稱之為白翎鷥。

只不過小白鷺的腳趾為黃色,黃頭鷺為黑色;小白鷺之嘴為黑色,而黃頭鷺則呈橙黃色為其不同處。

DSC_0778.jpg

主要特徵為嘴黃腳黑,頸粗短;繁殖期,頭、頸部會出現橘黃色飾羽。

00-A01_5941.JPG

 

00-A01_5617.JPG

 

DSC_1088.jpg

群聚的黃頭鷺,等待在耕耘機旁伺機爭食翻土時彈跳出的昆蟲,每翻轉一趟,牠們依然緊緊跟隨,深怕錯過飽餐一頓的機會。

 


106.9.9《阿里山太興黃頭鷺季活動》全國首次舉辦 太興萬鷺朝鳳音樂茶會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請旅行社於9月9、10日推出一梯次的賞鳥團,每人補助800元。)

做伙觀賞美麗的飛羽精靈-黃頭鷺,遷徙時在山谷遨翔的百變隊形與飛翔姿態,夢幻又壯觀!

 

每年農民曆「白露」至中秋節前後的40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黃頭鷺往南飛,

中途會經過嘉義縣梅山鄉的太興村,黃頭鷺群沿著河谷(生毛樹溪)而入,順著山谷氣流向上盤旋後,

飛越鳳凰山頭,往南方飛去,這種現象當地人稱為「萬鷺朝鳳」

備註:老一輩居民傳說該處是鳳鳳穴

,也是全台唯一特殊的生態景象。

 

最佳觀賞點 : 太興社區的「太興巖」、「巧雲小棧」、「草本傳奇」與「朝旭茶廠」等均是。

萬鷺朝鳳的景象即起至8月底登場,每天約下午4時到6時飛進太興村山谷。

 

 

 

 

arrow
arrow

    t02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