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鸕鶿
繁殖羽@嘉義鰲鼓溼地
10/21雛鳥探頭。 |
鰲鼓溼地的鸕鶿渡冬數量非常可觀,排泄物把木麻黃染成下雪的顏色。
鸕鶿,又稱魚鷹,全身黑色帶深灰藍,喉嚨部白色,眼睛碧綠色,臉部裸露的皮膚為黃色,屬大型群聚性鳥種,
體長達78~86公分;翼長68公分;體重約1288~2164公克。
停棲時姿勢挺直,頸曲度大常收縮而不明顯,頭常上仰,飛行時豉翼較緩,背部隆起明顯,呈大十字形。
鸕鶿是一種有遷移行為的候鳥,牠們每年10月下旬,由高緯度的北方飛到長江以南的湖泊越冬,次年3月底,才又陸續飛返長江以北地區繁殖。
鸕鶿無論夏季在繁殖區或冬季在越冬區,其生活習性都是群聚的。屬日行性鳥類,白天聚集洲渚,晚間群飛到樹林上層過夜。
「鸕鶿捕魚」是漁民藉由鸕鶿鑽入水中捕捉魚類的一種中國桂林及日本傳統的捕魚技法。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